只進一扇門,啥事都能辦
孔雀東南飛,五里一徘徊。對于那些闊別家鄉的“南漂人才”來說,渴望回鄉,葉落歸根,是割舍不掉的心緒。
市人大代表吳長青聽說記者要了解營商環境這個話題后,一邊打開微信一邊說:“我們企業在全國布局,這些年接觸到很多南方優秀人才,他們的父母親戚都生活在我們這片黑土地上,他們十分關注政府的扶持政策,以及對回歸人才的政策。如果他們愿意回來,對沈陽營商環境建設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?!?/p>
作為沈陽艾克電纜有限公司的董事長,吳長青1月7日朋友圈的最新狀態顯示——艾克電纜已經與全國607家辦事處實現了戰略合作。
已經回歸的“南漂人才”自己的心聲表達,更具有說服力,于是,吳長青在微信群里臨時客串起了“主持人”,拋出本期的討論話題——
很多精彩的建議陸續在微信群里跳出,信息頻頻閃現,仿佛一顆顆熱氣騰騰的心在跳動……
放下手機,吳長青長長出了一口氣,當企業老總駕輕就熟,可客串主持人還是第一次?!罢f實話,沈陽的營商環境改善有目共睹,以前是我去找人辦事,現在是職能部門主動上企業幫忙解決問題,我們對企業的發展越來越有信心了……”
回歸沈陽的“南漂人才”,你們如何看待沈陽的營商環境?
我每天都在網上看遼寧省、特別是沈陽市發布的各種文件和政策,尤其是對投資和企業扶持等相關方面的,如自貿區對企業的相關政策等。針對人才的政策和引進外埠企業對口管理的政策等,變化都很大。對我個人來說,回鄉就業、創業都有重大利好。對比五年前,辦一件小事要跑好幾天,真是門難進、臉難看、事難辦!現在是只進一扇門,啥事都能辦。
我的感受是,政府主動解決企業困難和扶持企業發展方面的意愿比以前更強烈了,體現在政府以多種渠道向企業征詢意見,在制定政策時更多地考慮民意了。
你們倆,對沈陽營商環境優化方面還有什么建議嗎?
我建議,把在南方工作滿一年,或者是按年限區分,現回鄉就業創業的人員,給予特殊的招商引資政策,這樣可以吸引大量的“南漂”高級管理人才和技術型人才回流。
以互聯網+為手段,加快推進互聯網+政務服務,運用互聯網思維創新服務模式,拓展服務渠道、提高服務效率,大力推進部門間政務信息資源共享,減少重復提交材料和循環證明,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方便、更快捷。